今年已經到了歲末 sunny都還沒有從事藝文活動  附庸風雅一下 覺得很不習慣

十月就買好了這齣戲的票 想說帶媽媽去聽一聽

本來是想帶媽媽去聽"四月望雨"的  忘了是什麼原因沒有去  看到又有一齣台灣自製的歌劇 就買了

誰知道 我沒特別注意 這是歌劇 跟容易吸收的音樂劇有一大段距離 

坐了三個小時左右  就個人反射式沒大腦的意見來說一說

 

就音樂來說

其實在看到作曲者是金希文先生的時候 我忍不住皺了一下眉頭

當sunny小時候還是文藝青年 常常穿梭在國家音樂廳 新舞台 或社教館(現城市舞台)的時候

曾經在某場音樂會 聽過演奏者演奏金先生首次發表的管風琴作品 之後還有一些模糊破碎的他的其他作品的印象

恕小女子駑鈍  無法接受他現代樂派的風格

整齣戲的音樂 可以說 很有架勢 而且 非常忠於金老師他的風格 

我沒有研究歌劇 但我很愛聽  特別不免俗的  最愛各齣歌劇最有旋律性的詠嘆調

即使是最讓我沒耐心聽的華格納 還是可以在某些片段中找到讓我有感覺的部份

至於現代一點的如  史特拉文斯基  普羅高菲夫 包羅定 .........這一派的二十世紀作者 我就敬謝不敏了

金老師 對我而言就屬於這一派 (我沒資格給老師級的人分門派 但我自己是這樣分類的啦)

我整齣戲差點找不到主題旋律 (再次恕本人耳朵駑鈍)  幸好在最後一段聽到了跟第一幕中  馬偕作船快到台灣時所唱的旋律一樣的主題

我實在很佩服主角們能將這些奇怪的音階所組成的歌詞和音樂背起來  那麼多個詠嘆調 我找不到一個讓我覺得  "啊 好好聽啊 的"

這齣戲乍聽之下很給我杜蘭朵公主的氛圍  在詭異而大張力的音符中 透露著東方的特殊細膩風情

可是杜蘭朵至少還有公主徹夜未眠  以及 其他數首也很有味道的音樂   這齣戲裡 我真的聽不出來

不過 這不能抹煞作曲者的功力  華人作的歌劇應該不多(我不知道還有什麼 不過歌劇本來就是西方人的玩意  有洋人創作京劇或歌仔戲嗎?)

能寫完這個三幕劇  還是要向他致很高的敬意 (雖然 我真的聽的很辛苦) 

 

NSO的伴奏 我覺得還不錯 

我本來就不會評論樂團  加上整個過程我一直在認真看字幕 還有研究舞台設計及燈光  而且因為音階太詭異了  我聽不出有大問題

 

再來是劇本

我只知道馬偕博士是北台灣第一位帶來醫學 基督宗教  以及辦西洋學校的傳教士

事前沒有作功課 純粹想說去了解一下為台灣現代醫學開疆闢土的一位醫界前輩

看完之後 也的確更了解了馬偕博士在台灣時後的一些事 可是

會讓我看的很辛苦的 除了音樂 還有歌詞 這齣戲是英語和台語混雜的戲 忠實呈現馬偕博士他說的語言

然而聲樂家在演唱的時候 為了發聲會調整嘴型 而且這齣戲的語言指導他的台語大概跟我不同腔 我幾乎還是要看字幕才看的懂

更不用說 第一第二男主角分別是美國和韓國人 (主角找說英語的人 我是覺得很貼切啦)  所以雖然是"本土劇" 跟聽義大利歌劇沒兩樣

還有一點是我自己的問題

馬偕博士能成就那麼多事  如果你問他 他一定說  比起上帝的愛 他所作的不算什麼......之類的

可是 我沒預期要去看一齣傳教的戲 (所以我說這是我的問題 說馬偕的故事怎可能不提宗教)

我想看多一些跟醫療有關的事 但是戲裡跟醫療有關的就是他幫淡水人拔了一堆牙  還有救活了一個得怪病的小女孩

所以 我就如坐針氈地聽了三個小時的傳福音 (這裡沒有詆毀宗教的意思 我之前在某篇文章中提過 我很羨慕有虔誠宗教信仰的人)

媽媽和我有類似的想法 散場後 我門一致覺得大部分的觀眾該不會是教會一起揪一揪來看的

基本上我買的是中價位的票(不便宜啊) 當初因為算早買的 劃位在我那個價位屬於偏中間的 

我猜在我右邊(更貴)得 應該是一團教會婆婆媽媽  媽媽左邊的(同價位或較便宜的)是年輕人 感覺比較像當年sunny那樣的文藝青年

 

最後稍稍提一下舞台呈現 

我看的戲不多  但每次看戲都會被舞台的設計吸引  演員可以換服裝 可是 如何在快速的幕與募轉換之間 利用主題佈景當基礎  作出時空變換

每每讓我有"研究不完"的感覺  sunny很喜歡西班牙藝術大師達利(Salvador Dali) 看他的畫  可以在裡面找到數不盡的空間單位

歌劇的劇場設計 雖然沒有達利的畫那麼深奧 一樣給我很多聯想 配合燈光 以及影像

我在想  如果sunny小時候有機會看劇場或歌劇的話  說不定會想讀這方面的學問

所以這部份 我沒有意見 純粹欣賞 因為完全不懂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it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